服务会展业
做专业会展媒体

为什么直立行走?两足运动动物主题展览开幕

12月12日,国家自然博物馆,“知行溯远——两足运动动物”主题展览开幕,展览共展出80余件标本及模型,结合展板和多媒体视频等形式,介绍了具有两足运动特征的动物类群,包括人类、部分古爬类、部分哺乳类和鸟类。图为露西骨架、匠人骨架、尼安德特人全身骨架。

展出的萨赫尔人头骨。萨赫尔人生活在600万-700万年前,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科化石。

展出的尼安德特人手足骨、佛洛里斯人手足骨、现代人手足骨。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副主任高立红介绍,展览想从动物的角度,来探讨人的运动方式适应性的变化。“观众可以对比远古人类在不同阶段形态的变化及和现代人的不同。比如,南方古猿行走的姿态还不那么完善,有前倾的姿势,到直立人阶段,行走的姿态很完善,尼安德特人的行走姿态就更接近现代人。”

已知最早的两足动物美颌龙。

小朋友走过袋鼠标本。除了人类,本次展览还介绍了其他动物类群,如部分古爬类和鸟类的两足对环境的适应。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类自身的运动特征,理解动物运动形式的适应性演化。

观众观看两足禽类标本。该展览持续至2024年1月28日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展新社 » 为什么直立行走?两足运动动物主题展览开幕

评论 抢沙发

展新社

服务会展业,做专业会展媒体

联系我们联系我们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